河口管委会碾子湾村:盐碱荒滩上种优质水稻 养中华螯蟹 育南美对虾

7月盛夏,位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双河镇碾子湾村的美源现代渔业生态观光蟹稻田绿意盎然,清爽宜人,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一幅田园风光美景扑面而来。

头顶着火辣的太阳,稻田技术员从水池里捞起一盆对虾苗高兴地向来访的人们展示着,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连连说:“看,这虾长得多好,八月十五就能上市销售啦,去年,80元一斤还不够买呢!”

随行的当地负责人介绍说,过去,这里是一片白茫茫的盐碱荒滩,寸草不生,种啥啥不长,大片土地都撂荒了,周边的村民百姓均靠天吃饭,生活过的十分清苦。一直在乡镇工作的树尔营村村民党员李广珍因出车祸致残后一直在家休养,坐不住一心想干点事的他,听说政府大力号召和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去农村创办经济实体。于是他四处筹集资金,雇人雇车,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开挖整治了8000亩重度盐碱地,并尝试着运用土地改良技术和自身产业发展优势,开创特色种养殖产业,带领村民勤劳致富。

他与合作伙伴先成立了托克托县美源现代渔业生态观光科技有限公司,以承包和流转土地形式经营土地和水域,随后砌筑水池,修路挖渠,建站蓄水,打热水井;引进黄河鲤鱼、中华绒螯蟹、南美对白虾以及大雁、白鹅、小野鸭等水禽养殖业产业体系,完善产业链;建起培育虾、蟹苗大型温室池和禽舍,投入资金上亿元,打造出以鱼禽立体化养殖、稻鱼虾蟹一体化种养 的种植养殖示范园区。

在改造整治的盐碱耕地中,2000多亩发展了稻田养蟹虾产业,近3800亩水域,放养20万尾鲢、鲤、草、鲶鱼、雌尾鲟鱼及虾、蟹,还养殖了大量的雁、白鹅、野鸭;种植了300亩瓜果,5700亩牧草及玉米。另外,还建设了大米白面加工厂,有机肥加工车间及配套建筑。因地制宜发展渔虾蟹稻共生循环水产养殖业和农业种植业、以及餐饮服务、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系列产业。并聘请了从事水稻种植的“老把式”知名技术专家成立了技术指导团队,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保障。种植全程机械化以及智慧农业的融入,摄像头、传感器遍布田间,数据管理稻田生长。采用灯光、黄色沾板防虫害,保障产量和品质,从育苗、插秧、管护到收割的每一个环节都努力按照绿色标准管控。农业生产、种养殖业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让这里的游客能够一边品尝肥美黄河鲤鱼和味道鲜将美的螯蟹对虾,一边欣赏黄河湿地优美风光。

经过以“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贫困户+返乡农民”的经营模式的运作,以承包和流转土地的形式经营土地、水域,目前,园区已达到年生产生态鱼15万斤,特种禽类2.8万只,稻田蟹2.3万公斤,对白虾2万公斤;年生产蟹田稻50万公斤,玉米100万公斤,其它30万公斤的能力,年接待游客0.6万人次,实现了年创产值1874万,利润300余万元。昔日贫瘠荒凉的盐碱滩已彻底变身致富洼地,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旅游业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让碾子湾村及周边12个行政村的村民走上了致富路。让长期外出打工挣钱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了业,也让困难农民就业有了新岗位。

目前,该公司现有固定从业人员58人,按月开工资。年用临时工人数900人次每人每天用工费140元,打工5个月可增加收入2万多元。进入园区打工的村民可获得土地流转费、打工费、以奖代补费,几项加起来,年均收入5万元;不在公司打工的村民,获得土地流转费2万元,财政补贴3400元,每年额外收入23400元。那些土地流转费较多的村民,加上打工收入,年收入可达到8至10万元。

进园区打工的赵大爷满意地说:“60多岁了,没精力跑远处干活了,家门口打工挺方便的,挣钱不少,日子过得充实,心情还特别好。”

碾子湾村村民刘仲仲的妻子和儿子先后患癌,常年医疗费用的巨大支出,让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因病致贫。刘仲仲通过以奖代补资金入股美源现代渔业公司后,每年获得产业分红3400元,加之各方的政策资金支助,极大缓解了他家的经济困难,刘仲仲买了200多只鸡,养了几十只羊和猪和大鹅,在“美源”公司多种方式的持续帮扶下,其养殖条件持续改善,如今,年收入达到7万多元。不仅仅是刘仲仲脱了贫,周边有180多家贫困户都跟随受益,得到了帮扶,稳固脱了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