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新春走基层】管网铁军“输”写责任与担当

来源:托克托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2025-02-05 10:47   
字体:[  |  |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保存

“王飞,一会儿马上要启机。你现场巡检一下机组流程,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报告,现场侦查完毕,具备启机条件。”当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照亮内蒙古输油气分公司托克托作业区时,赵洪斌已身着整洁的工作服,手持对讲机,穿梭在机械设备间,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赵洪斌,内蒙古输油气分公司托克托作业区的一级工程师,今年59 岁。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但他眼中对工作的炽热激情从未冷却。再过一年,他就要告别奋斗了大半辈子的工作岗位,这份即将来临的离别让他心中五味杂陈。春节的脚步悄然临近,不少同事心中满载着对家的思念与向往,踏上了归乡的道路。然而,赵洪斌却毅然选择了坚守,他深知在这个关键时刻,自己的经验和技能对于保障作业区的平稳运行至关重要。同时,站好这“最后一班岗”,是对自己职业使命的忠诚践行,也是给这段工作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输气工作基本上是一刻不能停歇的,有时还需要户外作业,因此经常会值班加班。我从2018年调任到托克托作业区后,已经有四次春节没有回家了。在值守期间也很想回家,但好在现在通讯很方便,可以和家人经常联系,我能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也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赵洪斌在与记者聊天时说到。

托克托作业区成立于2018年,是北京管道公司内蒙古输油气分公司下辖的三个作业区之一,是陕京四线干道上一处重要的枢纽节点,承担着天然气输送过程中关键的调控与保障任务。作业区管辖一座压气站、一座分输站、7座阀室和155公里管道。内蒙古的气候常年干旱少雨,冬季气温经常低至-20℃以下,春季更是沙尘暴频发。无论天气条件如何恶劣,输气人总是像卫士一般坚守着岗位,互相帮助克服重重困难,让滚滚气流能够在管道中一路前行。入冬以来,每天有超3920万标方天然气经托克托作业区输送至首都北京及沿线地区,可靠保障了2600万户家庭一天的用气量。

上午十点,赵洪斌换上厚实的冬季作业工作服,带好安全帽,拿上对讲机,向工艺流程作业现场快步走去。到达现场后,他立刻查看温度、压力、流量等每一项参数,检查阀门、法兰接口、计量仪器等设备,动作娴熟,一气呵成。冬季气温低寒,即使“全副武装”,赵洪斌仍需不时搓手让手指保持灵活以便完成排查工作。“我们在每天启机期间,至少巡检三次,仔细检查设备有没有漏气点、漏油点。还需要密切关注天然气排污检测系统的压力差值,定期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液、污物排放掉。如果发生堵塞或其他突发情况,我们需要随叫随到,及时前往现场进行排污。”赵洪斌边工作边向记者介绍工作流程。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赵洪斌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将党性融入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每当遇到设备故障时,他总是第一个上阵,投入到故障排查的工作中,一边动手操作,一边给年轻同事细致讲解。在他的感染下,身边的同事都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把保障供气稳定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开发启机逻辑系统时,我们从各个方面对系统进行了梳理,发现不合理、需要优化的地方会深入探讨,比如压缩机防喘系统就经过了我们的多轮测试,把遇到的难点问题化整为零,日拱一卒、各个击破,最终完善了机组的一键启机运行。”赵洪斌说到。随着具有“一键启停”功能的国产压缩机组智能控制提升项目在托克托作业区的投入使用,该站场智能化运行水平明显提升,机组并网时长较之前缩短了50%,人员效率提升了75%。

在内蒙古的广阔天地间,赵洪斌和他的同事们不仅是国家能源和天然气管网安全的守护者,更是无数家庭温暖与光明的幕后英雄。每一次紧急启机,每一次故障排查,都是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的见证。在未来的日子里,这片土地上仍将有无数像赵洪斌一样的管网铁军,用汗水与智慧,守护着国家能源安全,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